帮助教师减负,AI有3种方法

时间:2025-02-26 来源:光明日报 责编:陈玮 编辑:唐翌殊

分享到

DeepSeek火爆出圈,人工智能技术开始在各领域广泛使用普通老师也能利用AI减轻负担?

深圳市龙华区第三实验学校的蔡岸锨老师是一名初中英语教师兼班主任。在工作中,他深刻体会到智能化手段带来的便利。“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借助AI技术高效处理烦琐的文档、自动生成班会课PPT等,从而得以将更多时间投入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中,对实现‘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很有帮助。”

在英语教学中,蔡岸锨充分利用不同的AI工具进行辅助,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作文辅导、分析中考题目、精准调整教学策略等。

“这些智能化手段不仅显著降低了工作量,还大幅提升了教学效能,实现了‘降本增效’。”蔡岸锨认为,作为新时代的教师,积极拥抱并应用新技术,是顺应时代潮流、提升教育质量的正确选择。

该校历史学科老师陈雪萌目前在工作中使用人工智能的频率也非常高。“我会使用智能手段搜索问题的答案,也会经常使用它搭建写作框架、进行仿写并优化,还会分析考试数据等。”

陈雪萌认为,教师必须适应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需求,积极尝试使用智能化手段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并且鼓励学生合理地利用这些手段去学习。不能因为担心智能手段可能带来的弊端,就不让学生接触这些前沿科技,而应让他们在接触中充分发现和体会人的价值所在。

“比如历史学科,可以利用科技手段,让学生感受巨大的创造性所带来的价值的实现,让学生理解:机器的创造性归根到底是人的创造性,以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批判性思维。”

陈雪萌说,“与智能化手段相处的能力,是教师在使用智能手段解决问题和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才能获得的。对于智能手段,应该充分使用而不一味依赖。”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乔雪峰认为,应该把减负和赋能结合在一起。为教师减负的传统方式是减少教师的任务量,但这种外源性减负方式存在一个问题,即给老师们释放出的工作空间会被新的工作任务迅速占据,使得教师陷入看似减负实则工作量不减反增的困境。

他鼓励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尝试新技术,用新技术赋能教学。“减负不单单是减少任务量,也是帮助教师提升处理任务的能力。生成式AI技术能够快速处理烦琐的教学和评估任务,展现出缓解教师工作过载的潜力。教师可以把烦琐的重复性工作交给AI来做,质量提高了,花的时间变少了。”

“对AI的使用,一定是人起主导作用,由教师把控大方向。”乔雪峰说,“用AI赋能教学和减负,需要更好地进行人机协同,跟AI保持沟通。用人的思维与AI进行联动,倒逼使用者去优化和迭代输出。如果教师能很好地与AI协作,学生能在其中进行深层次学习,将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有很大助推作用。”

江苏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杨现民说,从近年来的实践看,数智技术在减轻师生课业负担上主要承担了三种角色:

一是“课堂质量的助推器”,师生利用智能交互、虚拟仿真、即时反馈等技术手段,协同构建素养导向下的深度互动课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学有所得,高效达成学习目标。

二是“教学管理的加速器”,教师利用数字管理平台、阅卷系统、智能批改等数字产品,可以显著提升教学管理效率,让教师从烦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

三是“学生作业的控制器”,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的精准教学系统,可以辅助教师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以“少而精”取代“题海”。

杨现民说,大模型赋能学校减负的场景有很多,比如用情感聊天机器人开展心理疏导,用各种学科智能体开展一对一答疑辅导,用学科助教辅助教师备课与批改作业,用数字人开展趣味性的辩论活动等。不过他提醒,教师在探索和拓展更多使用场景时,有一条基本原则必须坚守,那便是大模型进入教学要以“提升学生认知主动性和深度”为第一要义,其作用是“增强思考”而非“代替思考”。

责编:陈玮 编辑:唐翌殊

来源:光明日报

湖南教育新闻
《湖南教育新闻》栏目简介

《湖南教育新闻》栏目简介

查看详情
国防教育频道
国防教育频道简介

国防教育频道简介

查看详情
湖南招考
直播预告!“湘就业”直播带岗2023年高校毕业生专场来了!

直播预告!“湘就业”直播带岗2023年高校毕业生专场来了!

查看详情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简介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简介

查看详情
奋斗青春号
奋斗青春号

奋斗青春号

查看详情
友情链接